印刷業(yè)產品通常由三大工序完成,,即印前,、印刷和印后的加工,,印后指印刷以后的裝飾完成工序,,沒有印后加工印品就無法成就讀者,、使用者所需的閱讀品或使用品,。印后加工分為兩大部分,,一是印后書刊本冊等的裝訂加工(即對印品的裝飾加工),,二是印后色裝裝潢加工(即對可色裝物品進行的印后裝潢加工),。
下面筆者從印后的工藝、設備現(xiàn)狀,、發(fā)展趨勢,,淺談下自己的看法。
總體設備繁多工序復雜
印后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序,,工藝上可變性大,,如書刊裝訂的裝法就有14種之多(常用的有5種),訂聯(lián)方法常用的也有四五種,。色裝上除四大色(煙色,、食色,、藥色、酒色)以外,,還有許多需色裝的各種規(guī)格的色裝方法和形式,。印后所使用的設備也是種類、型號繁多,,設備有幾十種,,型號近300個,水平懸殊,、共性極少,。即使是同一工種的設備也很少有共性,如裝訂的訂聯(lián)設備,,同是將書刊訂聯(lián),,但有鐵絲訂設備、鎖線訂設備,、膠訂設備,,其中又分單機和聯(lián)動線。這三種連接法的設備,,幾乎一點共性沒有,。色裝設備雖有些共性,但種類也很繁多,。
目前我國印后的加工數(shù)量之大(書刊每年70多億冊,、本冊等80億冊,四大色的數(shù)量上百億冊),,從事印后人數(shù)之多(占全印刷業(yè)人數(shù)35%左右),,使用設備種類、型號之繁多,,先進程度之高,,裝幀和包裝材料、品種,、式樣之廣,,工藝加工之復雜,出書速度之快,,各項國家級標準之齊全(共有10多項),,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,且為世界之最?,F(xiàn)代書刊本冊等不單單是閱讀品,、使用品,色裝各類盒,、袋等也不單單只是色物品所用,,它已經成為藝術品,、禮品、裝飾品,,供人們觀賞,、饋送和保存。
工藝技術趨向多樣化個性化
印后的工藝技術現(xiàn)狀與社會的需求,、國際上的影響及我國出版界的變化是緊緊相連的,。目前社會上的讀者和使用者對于閱讀品、使用品,、色物品的式樣,、質量、檔次品位越來越高,,在印后加工方面要求加工者要適應這一現(xiàn)狀,,更要求印后工藝設計人員提高技能水平,設計出更多新的和具有可行性的好作品,,以適應市場和發(fā)展的需要,。
我國自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,在印后工藝技術各方面已納入或逐步納入了國際軌道,。我國所用紙張規(guī)格和書刊開本尺寸均已進入國際標準范圍,,實行國際紙張尺寸標準A和B系列,即A型紙890mm×1240mm和900mm×1280mm,;B型紙1000mm×1400mm,。開本尺寸參照國際標準。紙張用量由原來書刊用書版紙52克左右提高到70克左右(以教科書用量為準),,在70多億書刊中近1/6采用銅版紙,,這種用量也與國際用量接近。
目前我國加工平裝書平訂已基本淘汰,,無線膠訂成為連接書刊本冊的主要工藝方法,,并與國際上連接方法接軌。世界上采用的先進無線膠訂精裝,,我國也正在逐步形成。
我國是一個最早有書籍制作技術的國家,,也是世界上書籍裝法,、訂法最多的國家,書籍制作技術特別是一些傳統(tǒng)的裝法,,在國際上很有名望,。根據(jù)國際和國內需要,目前一些個性化的傳統(tǒng),、豪華裝等特殊裝法也逐漸再現(xiàn)與增多,,形成了國際上沒有的我們有,、國際上有的我們精的形勢,新的個性化工藝不斷出現(xiàn),。
書籍制作工藝技術趨向多樣復雜化,,個性化的傳統(tǒng)裝和創(chuàng)新裝越來越多,有些書每套售價在16萬多元,,還有的一本書就賣到五六萬元,,成為一種有保存和欣賞價值的藝術收藏品。
印后色裝的工藝技術隨著物品色裝需要的變化,,分別有硬色裝,、軟色裝、箱色裝,、盒色裝,、袋色裝等多種,所用工藝有燙印,、壓凹凸,、覆膜、UV,、紙塑復合等,。
印后工藝技術越來越多樣復雜化,要求從事這一工作的人員素質也越來越高,。
設備趨向自動化智能化
我國現(xiàn)有的印后設備有幾十種,,型號近300個,印后設備種類,、型號之繁多,,先進程度逐漸之高、共性之少是印前和印刷工序不能比擬的,。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后工序從一個純手工操作到單機,、聯(lián)動、自動化,、智能化的發(fā)展過程,,經過了多次變革,現(xiàn)在已形成了一個具有現(xiàn)代化裝備的加工工序,。
印后設備的制造從無到有,,從有到精,從單機到聯(lián)動化,、自動化,、智能化,從引進設備到自己制造大批量出口,與國際名牌,、老牌印后設備制造企業(yè)進行比拼,;現(xiàn)在我國的印后設備制造廠家已有百余家,其生產量之大,,質量之可靠,,品種之齊全,完全可以滿足我國印后加工的需要并出口于世界各地,,深得國內外使用者青睞?,F(xiàn)在正向更高的自動化、智能化,、數(shù)字化,、人性化的制造水平飛躍發(fā)展。
目前我國制造和使用的印后設備雖然種類越來越多,、先進程度越來越高,、質量越來越好,但是比起世界一流的制造水平還有一些距離,,從現(xiàn)在看這種距離越來越小,。近些年印后設備制造業(yè)發(fā)展的板塊,如深圳精密達和天津長榮,,它們都有自己的新產品,,有些已達到國際水平,但不難看出有許多國外印后的先進設備我國還沒有,,如大幅面自動撞裁單面切紙機(最大幅面2100mm)等,。
總之,印后加工是一個很有技術含量,、很有發(fā)展前途的藝術加工工序,,今后在工藝技術上會更加多樣復雜化,除常用的書籍本冊加工,、包裝裝潢加工外,,會更多出現(xiàn)一些個性化的傳統(tǒng)與創(chuàng)新的新工藝,書籍本冊不單單是閱讀品,、使用品,,包裝類也不再只是將物品色裝好就可以了,印后加工將成為一種藝術加工工序,,將印刷品裝飾得更加高雅,、美麗,成為一種有保存價值,、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。
印后設備現(xiàn)已進入機械化加工階段,預計5~10年內,,將會基本進入自動化,、智能化、數(shù)字化高速發(fā)展的新階段,。
知名印后專家王淮珠老師從事印后工作62年,,她在文中預測:印后將在5~10年內全面進入自動化、智能化,、數(shù)字化加工階段,。同時也告訴我們我國是一個最早擁有書籍制作技術,世界上書籍裝法,、訂法最多的國家,,我們應該熱愛印后——將印刷品變?yōu)樯唐返乃囆g加工決定階段。盡管有太多看衰印刷的言論,,但王淮珠堅信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如何進一步發(fā)展印后技術,。